序章:初识清远——北江边上的山水诗篇股票配资平台app
"天开清远峡,地转凝碧湾",当游船的引擎声渐歇,夕阳正将最后一缕金辉洒在北江水面。粼粼波光中,远处的喀斯特峰林如水墨长卷缓缓铺展,山影被染成蜜糖色,偶有晚归的渔舟划过,惊起几只白鹭——这便是初识清远最好的方式:在母亲河的怀抱里,读懂这座城市刚柔并济的灵魂。
北江作为清远的"血脉",不仅串联起两岸的田园与城镇,更承载着"珠三角后花园"的双重魅力。你可以在这里找到让 adrenaline 飙升的漂流河道,也能遇见让人静悟山水的古村落;既有现代旅游设施的便利舒适,又保留着未经雕琢的原始生态1。世代居住的瑶族、壮族儿女,用歌声与银饰装点着群山深处的村寨,与奔腾的溪流、奇幻的溶洞共同构成岭南最动人的自然诗篇与最醇厚的民族记忆。
2025 年的清远,正以更成熟的姿态迎接探寻者。新开通的长隆 - 清新旅游专线让交通不再成为阻碍,升级后的"瑶族舞曲故乡 - 连南"主题游船(2025 年 5 月南岸码头首航)则让"船行碧波上,人在瑶韵中"成为现实——游船上的文化讲解与瑶族元素装饰,将北江风光与民族文化巧妙融合2。而新铺设的生态步道、散落山间的特色民宿,更让深山秘境与都市乡野的连接变得温馨而具体1。
展开剩余97%深度体验线索:后续章节将带你沿着北江的脉络,解锁清远的双重性格——从黄腾峡的浪花里感受峡谷漂流的心跳,到连南瑶寨的长桌宴上触摸千年银饰的温度;从英西峰林的徒步路线中发现喀斯特地貌的秘密,到古村落的老茶寮里品味时光沉淀的滋味。2025 年的清远,等待你用脚步重新定义"山水游"的深度。
当暮色完全笼罩江面,岸边龙船塘堤围的咖啡厅亮起暖黄灯光(推荐 A.T Project Lab 或 DOUBLE 双份咖啡),本地人的夜生活正悄然开始。这杯融入江风的咖啡,或许就是你深度探索清远的第一口"开胃酒"——自然与人文的交响,才刚刚奏响序曲。3
地理概览:清远的自然与人文坐标
北江如带,群山为屏——这句当地人常挂在嘴边的描述,恰是清远地理格局的生动注脚。当你驾车驶上2025年新通车的清花高速,会发现这座城市正以“1小时生活圈”的姿态融入大湾区:从广州白云机场出发,沿高速向西疾驰,车窗外的景观会在60分钟内完成从都市高楼到喀斯特峰林的奇妙切换。这种“山水相拥”的独特地貌,不仅塑造了清远“珠三角后花园”的生态底色,更让它成为自驾爱好者眼中的“景观博物馆”。
去年深秋穿越清连高速时,我曾亲历一场视觉盛宴:从清远市区出发向北,起初是珠三角平原常见的稻田与鱼塘,过了阳山服务区,公路突然钻进层叠的山峦,车窗两侧的山峰从缓坡变成刀削斧劈的岩壁,云雾时常漫过路面,仿佛驶入水墨画境。这种从平原到山地的垂直景观变化,正是清远“八山一水一分田”地形的微观呈现——北江作为珠江流域第二大水系,如碧绿绸带横贯市域,串联起清城、英德、连州等核心区域;而北部的南岭余脉则形成天然屏障,孕育出连州地下河、黄腾峡漂流等南北向分布的自然奇观带。
山水之间,还藏着千年的人文密码。自秦汉时期起,瑶族、壮族先民便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,他们沿着北江支流的河谷开垦梯田、搭建吊脚楼,将民族记忆刻进山水肌理。如今在连南瑶族自治县的千年瑶寨,仍能看到依山而建的传统村落,与山下的稻田构成“云上人家”的诗意画面——这些聚居印记,为后续的民俗体验埋下了文化伏笔。
对于现代旅行者而言,清远的地理魅力更体现在“传统与现代的共生”。清城区凤城片区的麻石楼与骑楼群,是老清远的时光胶囊:南门街的青石板路、起凤里的趟栊门,与隔壁朝阳里的网红咖啡馆形成奇妙对话;而飞来湖公园(清远最大湿地公园)与北江两岸的滨江绿道,则让城市在山水间保持着呼吸感。依据《清远市旅游交通标识牌设置规划(2020-2035年)》,全市的旅游导视系统正持续升级,从高速出口到乡村步道,清晰的蓝底白字标识牌会带你找到藏在山水里的惊喜。
自驾贴士:若计划深度探索,建议以清城区为中心分南北两条线路——南线沿北江游览凤城老街、飞来湖公园,体验城市人文;北线经清连高速前往连州地下河、千年瑶寨,沉浸式感受山地生态与少数民族文化。全市旅游导视系统已覆盖95%以上A级景区,手机导航搜索“清远旅游导视”可获取实时更新的路线指引。
从北江夜游的渔火点点,到清连高速的层林尽染,清远的地理坐标里,既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,也有人类与山水共生的智慧。当你真正踏上这片土地,会发现每一座山、每一条河,都在诉说着关于“秘境”与“传承”的故事。
自然风光:在山水间解锁极致体验
漂流秘境——勇者的巅峰对决
Day 1 黄腾峡夜漂:当瀑布遇见灯光秀
下午 7 点的黄腾峡还浸在暮色里,2000 余盏 LED 灯已在峡谷间次第亮起。穿好救生衣时,Apple Watch 显示心率 85——直到坐进橡皮艇,听安全员说“前面 12 米瀑布落差,抓好扶手”,数字瞬间跳到 110。
第一处急流俯冲时,水花劈头盖脸砸下来,同伴的尖叫混着水流轰鸣在耳边炸开。但夜漂的奇妙在于下一秒——当橡皮艇滑入平缓水域,头顶的 168 米环形音乐瀑布突然亮起,蓝紫色灯光透过水幕在岩壁上投出流动的光影,《月光奏鸣曲》的旋律顺着水流漫过来。我忍不住舀起一瓢水泼向旁边的艇,没想到对方早有准备,三支水枪同时对准我们,这场“水仗”最后以所有人浑身湿透、笑到肚子痛收场。
漂到终点时已近 9 点,岸边的安全员递来姜茶:“今年新装的智能监控,3 分钟就能响应应急,但你们这打水仗的热情,比急流还猛!”摸出防水袋里的手机,照片里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水珠,背景是瀑布灯光勾勒出的金色弧线。
Day 2 古龙峡情景漂流:亚马逊部落的奇幻冒险
古龙峡的起点藏在原始森林里,刚坐进艇就听见前方传来“嗷呜”的嚎叫——几个涂着油彩、裹着兽皮的“野人”正站在礁石上挥手。“欢迎来到猩猩岛!”其中一个朝我们泼水,心率表“嘀”地跳到 130。
5.2 公里的河道像条绿色隧道,137 处落差藏在树荫间,刚绕过一块巨石,突然看见岸边卧着只“鳄鱼”(后来才发现是逼真的模型),艇身猛地撞上暗礁,整个人差点弹起来。“别怕,这是‘鳄鱼潭’考验!”旁边的安全员老李笑着喊,“我们每天检查 3 遍河道,比自家菜地还熟。”
最有趣的是恐龙谷段落,岩壁上的投影让峡谷瞬间变成侏罗纪公园,“野人”们突然从水里冒出来,用水瓢偷袭我们。我抓起水枪反击,却不小心把水泼到了老李身上,他佯装生气:“你们这些‘勇士’,连安全员都敢惹?”最后冲线时,所有人都在喊“狂野亚马逊,我们做到了!”
Day 3 笔架山原生态漂流:竹林间的慢漂流
笔架山的清晨带着水汽,3.8 公里的河道蜿蜒在竹林里,空气里全是竹叶和山坑螺的清腥气。这里没有炫目的灯光,只有阳光透过叶隙洒下的光斑,水流也温柔许多,心率始终保持在 80 左右。
“看!那石头上有螺!”同伴指着水边的岩石,我们慢慢划过去,伸手就能摸到圆滚滚的山坑螺。经过 12 米落差时,橡皮艇轻轻“咚”一声落地,溅起的水花沾在竹叶上,像撒了把碎钻。打水仗在这里变成了“温柔模式”,对面艇的阿姨笑着说:“我们带孙子来的,慢慢漂才舒服。”
终点的木屋旁有口山泉,洗把脸都是凉丝丝的。老板递来竹筒饭:“我们这漂流 20 多年了,老客人就爱这口自然味儿。”是啊,比起刺激,这种能听见鸟鸣、摸到溪水的慢时光,或许是另一种“巅峰体验”。
漂流小贴士
黄腾峡夜漂建议穿速干衣,水温 18 - 22℃,带防水手机袋记录灯光秀; 古龙峡“野人”互动区有隐藏拍照点,记得找戴羽毛头饰的演员合影; 笔架山漂流终点可自带小网兜,浅滩能摸到山坑螺(需放回水里哦)。从心跳加速的灯光夜漂,到充满奇遇的情景闯关,再到竹林间的自然呼吸,清远的漂流用三种姿态告诉我:勇者的巅峰,从来不只是征服急流,更是读懂每一滴水的故事。
溶洞奇观——地下宫殿的地质密码
当脚步踏入连州地下河的洞口,洞外的燥热瞬间被18℃的恒温取代,仿佛穿越了一道无形的时空门,开启一场地心深处的探险之旅。作为广东首个5A级溶洞景区,这里藏着一条全长1500米的地下暗河,乘船穿行其中,犹如闯入大自然用2亿年时光雕琢的秘密宫殿4。
暗河迷航:在绝对黑暗中聆听地球的脉搏
徒步穿过"仙人田"景区时,层层叠叠的钙化池在灯光下泛着清透的光泽,水底的石笋轮廓清晰可见,恍若仙人遗留的梯田4。行至"龙宫宝殿",半个足球场大的洞厅里,中央石柱需五六人合抱,灯光秀开启时,蓝紫橙红的光影在钟乳石间流转,配合悠扬的音乐,仿佛置身海底龙宫4。
真正的秘境从踏上乌篷船开始。暗河河道时宽时窄,最窄处需低头避开洞顶垂落的石钟乳,它们在灯光下如繁星般闪烁4。当船行至"银河飞瀑"处,船夫突然关掉手电筒——刹那间,绝对的黑暗吞噬了一切,唯有水声在耳畔潺潺流淌,时而轻如耳语,时而因河道转折泛起哗啦回响。导游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:"头顶那块下垂的石笋,像不像拄着拐杖的寿星公?传说摸过他的'拐杖'能添福寿,但我们只能用目光问候哦。"原来,那块形似寿星的钟乳石已有数十万年历史,是暗河最古老的"居民"之一5。
瑶池幻境:宝晶宫的虚实镜像
离开连州地下河的暗河秘境,英德的宝晶宫则展现了溶洞的另一种光影魔术。这里以多层溶洞结构著称,需要徒步攀登不同高度的景观带。当抵达"瑶池仙境"时,一片平静的水潭突然出现在眼前——水面如镜,将上方倒悬的钟乳石、石幔完整倒映,形成上下对称的双重世界。钟乳石的尖端与倒影的底端几乎相接,若非偶尔有水滴落入潭中漾起涟漪,根本无法分辨何为实体、何为镜像1。
沿着人工栈道前行,脚下是潺潺流水,头顶是低垂的石幔,偶尔有蝙蝠从头顶掠过,翅膀的扑棱声为这场地心探险增添了几分刺激。登顶后从溶洞出口俯瞰,整个景区的山水画卷突然展开,与洞内的奇幻景观形成奇妙对比,让人恍若从地下宫殿重返人间1。
溶洞探险须知
触摸禁忌:钟乳石每年仅生长0.13毫米,触摸会破坏表面的碳酸钙薄膜,影响其生长1。 拍摄规范:禁用闪光灯,强光会加速钟乳石风化,也会干扰其他游客的沉浸式体验。 安全提示:洞内地面湿滑,务必穿防滑鞋;部分区域光线昏暗,需紧跟导游队伍。 最佳游览时间:连州地下河建议预留3-4小时,宝晶宫需2-3小时,两者均适合夏季避暑(洞内恒温18-22℃)45。从连州地下河的黑暗水声到宝晶宫的光影幻境,这些地下宫殿不仅藏着地球的地质密码,更需要我们以敬畏之心守护。正如溶洞中随处可见的提示牌所言:"你带走的只有回忆,留下的唯有足迹。"这或许是对这场地心探险最好的注脚。
山水徒步与生态秘境
清远的山水是徒步者的天然游乐场,这里既有飞瀑流泉的清幽,也有峰林稻田的诗意,更有玻璃栈道的惊险。我们为你定制了一条「一日生态徒步路线」,从晨光微熹走到落日熔金,用脚步丈量清远最动人的自然肌理。
清晨:太和古洞的飞瀑与晨雾
清晨6点的太和古洞还浸在薄雾里,沿着青石板路向上,最先遇见的是山间溪流——水流撞击岩石的声响像自然的闹钟,伴着手杖轻叩石阶的节奏。行至半山腰,一道飞瀑从陡崖跌落,水花在晨光中折射出细碎的彩虹,潭水清澈见底,能看见石缝里游动的小鱼。这里的道教古观藏在树荫下,晨练的道长会笑着递上一杯山泉水:「这水是从岩缝里渗出来的,喝了能解乏。」登顶后在观景台俯瞰,整座山谷像被绿色绒布包裹,晨雾在沟壑间流动,恍若仙境16。
午后:英西峰林的稻田骑行与峰林层次
午后的阳光把英西峰林的稻田晒得暖洋洋的。租一辆山地车沿乡间小路骑行,车轮碾过碎石路的「沙沙」声里,总能听见稻田里的虫鸣。这里的峰林像水墨画里的淡墨笔触,千座石灰岩山峰从稻田中拔地而起,近处的禾苗绿得发亮,远处的山峰却带着青灰色的朦胧7。当地徒步爱好者阿杰告诉我:「别只走主路,拐进『小赵州桥』旁的岔路,能看见老农在溪涧里洗菜,石桥倒影和峰林叠在一起,那才是英西的灵魂。」骑行至峰林晓镇时,三百亩荷塘正泛起涟漪,粉白的荷花与远处的黛色山峰形成三重色彩层次,随手一拍都是壁纸级画面8。
傍晚:牛鱼嘴的玻璃栈道与日落仪式
当夕阳开始给牛鱼嘴的悬崖镀上金边,半山腰的玻璃栈道成了最刺激的观景台。踏上栈道的瞬间,脚下的万丈深渊让心跳漏了一拍——透过透明玻璃,能看见深潭里的游鱼和崖壁上的藤蔓,身旁就是几乎垂直的峭壁,山风穿过竹林时发出「呜呜」的声响1。咬牙走到栈道尽头,山顶的观景台突然开阔:落日正沉入北江,江面被染成金红色,远处的渔船变成剪影,山风带着草木的清香拂过脸颊。同行的驴友小林笑着分享经验:「如果体力不够,半山腰的普通步道也能到观景台,但玻璃栈道的『心跳体验』,值得你多爬200级台阶!」1
徒步者贴心指南
• 装备:太和古洞至牛鱼嘴全程约15公里,建议穿防滑运动鞋,携带2瓶水+能量棒,夏季备防蚊液
• 小众彩蛋:飞来峡滨江步道的「江豚观测点」(清晨6-7点),运气好能看见江豚跃出水面
• 环保约定:山区无垃圾桶,所有垃圾请装袋带走——当地驴友说「清远的山水,要像保护眼睛一样珍惜」
当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在山后,山脚下的村落亮起灯火,一天的徒步让小腿微微发酸,但脑海里挥之不去的,是太和古洞的晨雾、英西稻田的稻香,还有牛鱼嘴日落时那片金色的江面。这就是清远徒步的魅力——它不只是体力的挑战,更是一场与自然的深度对话。
湖泊、瀑布与温泉——自然的多元馈赠
清远的水,以万千形态勾勒出自然的馈赠:从晨雾中的候鸟翔集,到飞瀑下的彩虹幻境,再到冬日温泉的暖意氤氲,每一种形态都藏着独特的体验密码。
飞来湖:晨跑者的候鸟剧场
作为清远最大的湿地公园,飞来湖的清晨是被翅膀拍水的声音唤醒的。沿着木质栈道慢跑,薄雾中的芦苇丛里,白鹭掠过水面划出银弧,野鸭群时而潜入水中觅食,时而列队游向湖心岛。空气里混着水草与泥土的清新,跑过观鸟台时,常有摄影爱好者架着长焦镜头,捕捉南迁候鸟的灵动身影。待到日出穿透云层,湖面波光粼粼,方才的静谧便被晨练者的笑语打破——这里不仅是自然的栖息地,更是城市与生态共生的温柔注脚。傍晚时分,不妨留在车尾营地,就着江风与日落,用一碗热腾腾的艇仔粥结束与水的一日之约3。
湟川三峡:龙潭飞瀑的彩虹魔术
行至湟川三峡,水的形态变得壮阔起来。“龙潭飞瀑”如一条白练从数十米高的崖壁垂落,水流撞击岩石激起千层水雾。若逢晴朗天气,上午10点至11点的阳光恰好以45度角穿透水雾,在峡谷间架起一道流动的彩虹——赤橙黄绿的色带随瀑布的脉动微微晃动,游船驶过潭面时,船尾的涟漪甚至能“切碎”彩虹,溅起一片七彩光斑。当地人说,遇见瀑布彩虹的人会收获好运,于是游人们总爱站在观景台,举着手机等待那束“幸运之光”的降临9。
河中温泉:一泉两味的冬日浪漫
当气温降至10℃以下,清远的温泉便成了最治愈的存在。河中温泉旅游区的摩洛哥风情主题区,将北非的热烈与岭南的温润巧妙融合:公共温泉池区栽满棕榈树,亲子家庭可以在花瓣池里嬉戏,孩子们围着“沙漠绿洲”造型的儿童戏水区追逐;而沿着石板路走进“森林墅”区域,情侣们则能独享私汤的静谧——在溪阳依山静私汤国风度假庭院的泡池里,一边看着雪花落在黛瓦上融化,一边感受42℃的温泉水漫过肩颈,室外的寒意与池中的暖意交织成“冰火两重天”的奇妙体验610。
温泉住宿双选指南
家庭亲子首选:七十三家房客汤泉民宿(清新区浸潭镇),61间客房均带私家温泉池,儿童乐园让娃尽情撒欢,平日价499元/晚即可享受“一屋一汤泉”的惬意11。 情侣浪漫之选:米墅稻田野舍温泉民宿(三坑镇),私汤房外就是稻田画,白天体验插秧摘菜,夜晚在星空下泡汤,田园诗意拉满12。从灵动的湖泊到激昂的飞瀑,再到疗愈的温泉,清远的水以多变的姿态,邀请旅人在四季流转中,触摸自然的脉搏。
人文历史:穿越千年的文化印记
千年瑶寨——悬崖上的时空胶囊
在清远连南的群山中,南岗千年瑶寨如一颗被时光封存的明珠,自宋代起便静卧于千米陡坡之上。作为全国规模最大、最古老的瑶寨,这里的吊脚楼依山叠建,石墙门楼守护着世代传承的瑶族文明,每一块黄泥夯筑的墙体、每一根凌空架设的竹管,都诉说着人与自然共生的智慧18。若想真正读懂这座“悬崖上的时空胶囊”,不妨用一天时间,沉浸式体验瑶寨的生活肌理。
清晨:竹水笕里的千年水脉
当第一缕晨光穿透薄雾,瑶寨的苏醒从背水开始。跟着身着靛蓝瑶服的瑶嫂走向山泉,会看见沿山势蜿蜒的“竹水笕”——剖开的毛竹首尾相接,以三十度倾斜角凌空架设在石板路与吊脚楼之间,清澈山泉顺着竹槽叮咚流淌,最终汇入寨中蓄水池。这种无需一钉一铆的引水系统,是瑶族人适应山地环境的智慧结晶,竹管接口处的苔藓与竹节上的年轮,记录着它百年的守护史8。
竹水笕观察指南
材质选择:优先使用三年生毛竹,内壁光滑减少水流阻力,外层竹节保留防止渗水 架设逻辑:遵循“顺势而为”原则,利用山体自然坡度形成水压,最高点设分流槽应对暴雨 生活印记:竹管经过瑶嫂家门时会特意弯折,留出方便接水的“水嘴”,体现实用与温情的平衡背水途中,不妨留意脚下的青石板路——它们不仅是交通要道,更是瑶寨防御体系的一部分。石板间的缝隙宽窄不一,既排水又防滑,而依山势铺设的“之”字形路径,能延缓外敌进攻速度,与村口的石墙门楼共同构成“易守难攻”的第一道防线1。
午后:长鼓舞的生命鼓点
午后的阳光斜照在村寨中心广场,阿贵哥们正排练长鼓舞。他们身着绣有盘王图腾的黑色短褂,手持三尺长鼓,随着“咚咚—锵—咚咚锵”的节奏跳跃旋转:鼓点时而如山泉奔流(快速连击),时而似古树扎根(重拍停顿),舞者的脚步则模仿着瑶族迁徙途中的翻山、涉水动作。这种被列入国家级非遗的舞蹈,不仅是艺术表演,更是瑶族人记录历史的“身体语言”1。
游客可以加入排练,阿贵哥会手把手教你“三拍一旋”的基础动作:右手握鼓尾,左手扶鼓腰,第一拍击鼓心(象征盘古开天),第二拍敲鼓边(代表万物生长),第三拍旋转半周(寓意族群迁徙)。当百人同跳长鼓舞时,整个瑶寨仿佛随着鼓点共振,黄泥黑瓦的吊脚楼群也成了这出“大地音乐剧”的天然舞台1。
傍晚:篝火晚会的文化共鸣
夜幕降临,广场中央燃起篝火,瑶族男女老少围着火焰唱起《敬酒歌》。歌声以五声音阶为主,歌词多为即兴创作:“客人来自山外山,米酒香过云中山,一杯敬天地,二杯敬祖先,三杯喝下是一家”。身着盛装的莎腰妹(瑶族对未婚女子的称呼)会捧着牛角杯穿梭席间,按照“三进三退”的礼节敬酒——先敬天(杯口向上)、再敬地(杯口向下)、最后敬客人(双手举过头顶),每一个动作都承载着对自然与宾客的敬畏1。
此时登上寨顶的盘王古庙,能看见“万山朝王”的奇景:雨后的云雾在山谷间流动,远处数百座山峰如朝拜者般朝向瑶寨,而脚下的篝火与吊脚楼的灯火连成一片,仿佛星空坠入人间。这种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的重叠,正是瑶寨“天人合一”理念的最佳诠释8。
https://tv.sohu.com/s/follow/topic.html?tid=84643501
从竹水笕的清泉到长鼓舞的鼓点,从石墙门楼的防御智慧到篝火晚会的歌声,千年瑶寨的一日,是自然与人文的共舞。这里没有刻意打造的“民俗表演”,只有瑶族人生生不息的生活本身——当你接过瑶嫂递来的竹筒水,跟着阿贵哥敲响长鼓,在篝火边学会第一句瑶语歌谣,便已触摸到这座“时空胶囊”里最鲜活的文化密码。
古村风韵——时光停滞的角落
踏入清远的古村落,仿佛被按下慢放键的时光在此静静流淌。上岳古村的青砖黛瓦间藏着岭南建筑的密码,赤坎古村的骑楼廊柱下诉说着水乡的往事,而艾草与糯米的香气,则让这份古韵有了可触摸的温度。
上岳古村:砖雕里的建筑史诗与排水智慧
穿过上岳古村纵横交错如棋盘的巷道,“大夫第”的门楼率先撞入眼帘。砖木结构的古屋上,青砖黛瓦与飞檐翘角勾勒出岭南民居的优雅轮廓,门楼上的砖雕更是一绝——指尖抚过百年前的凿痕,牡丹纹样的花瓣边缘仍清晰可见,凤凰展翅的尾羽与缠枝莲纹交织,既有富贵气象,又暗含吉祥寓意。村长李伯坐在祠堂前的石凳上,指着屋檐下的暗沟笑着说:“这‘九厅十八井’可不是随便说说,下雨天你在村里走,鞋面都不会沾泥。”原来整座古村的排水系统暗藏玄机,九个厅堂对应十八口天井,雨水沿青石板路汇入暗渠,再经井中沉淀后排出村外,百年不涝的设计让现代建筑师都叹服古人的实用智慧。
村中的古榕树已有数百年历史,枝繁叶茂的树冠如巨伞般覆盖着半个晒谷场,老人在此聊天晒太阳,孩子们追逐着穿过光影斑驳的巷道,时光在这里仿佛真的放慢了脚步。
赤坎古村:日夜交替的水乡双面镜
若说上岳古村是凝固的历史标本,赤坎古村则是流动的生活画卷。依河而建的村落带着典型的水乡韵味,河边的骑楼保存完好,廊柱排列整齐,楼上是村民的居所,楼下是售卖土特产的商铺,体现着“商住合一”的岭南实用美学。白天的赤坎热闹得像幅民俗画:游客举着相机记录骑楼的雕花铁窗,老商铺里飘出腐竹的豆香,古码头的石阶上,导游正讲述当年“舟楫往来,商贾云集”的繁华;而当夕阳为骑楼镀上金边,喧嚣便悄然退去——村民搬出竹凳坐在河边纳凉,摇着蒲扇的老人哼起咸水歌,孩子们用石子在水面打水漂,连空气都染上慵懒的气息。若想体验地道生活,不妨走进巷尾的老茶馆,点一壶当地产的黄茶,听掌柜陈姨讲古码头边“一船丝绸换三船米”的往事,茶烟袅袅中,岁月的沉淀感便漫进了心里。
古村手作:艾草香里的春日滋味
让古村之旅更生动的,是亲手制作一份艾糍的体验。在赤坎古村的老祠堂里,村民阿婆早已备好鲜嫩的艾草和水磨糯米粉。将艾草焯水后揉烂,绿色的汁液便染透了雪白的米粉,手掌反复按压间,能感受到艾草纤维的粗糙与糯米团的软糯交织,带着清苦的草木香从指缝间溢出。包入花生碎与芝麻馅后捏成圆团,上锅蒸十分钟,揭盖时热气裹挟着甜香扑面而来。咬破艾糍的瞬间,软糯的皮与香脆的馅在舌尖碰撞,阿婆笑着说:“我们村的艾糍要加井水揉面才够韧,就像这古村的日子,得慢慢熬才香甜。”
古村慢游贴士:上岳古村的“大夫第”每日9:00-17:00开放,建议清晨或傍晚前往,避开旅行团高峰;赤坎古村的老茶馆下午5点后村民聚集,是听故事的最佳时段;艾糍体验需提前1天联系村委会预约,材料费20元/人,成品可带走。
无论是上岳古村砖雕里的匠心,赤坎骑楼下的日夜,还是艾糍蒸腾出的烟火气,清远的古村落都像一个个时光胶囊,让奔波的现代人得以暂别喧嚣,在青石板路上找回生活本来的节奏。
非遗传承——指尖上的文明密码
在清远的群山之间,藏着一部用指尖书写的文明史。2025 年 8 月,清远市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公示名单出炉,瑶族扎染、花鼓舞等项目的守护者们正式接过传承的接力棒13。沿着“壮瑶风采 民族秘境”非遗之旅的足迹,我们以“非遗体验三课”为匙,解锁那些流淌在指尖的千年密码8。
第一课:扎染坊里的蓝靛时光
在连南瑶族扎染工坊,56 岁的传承人李阿婆正将一团团靛蓝色的布料从染缸中捞起。“这门手艺从我太奶奶传下来,已有百年了。”她指尖捏着棉线在白布上缠绕出蝴蝶纹样,浸在蓝靛染缸里的瞬间,靛蓝色顺着布料纹理爬升,连指甲缝都染上了靛蓝的印记。初学者的手指总会被染料染得发蓝,阿婆却笑着说:“这是大山给你的印章。”
扎染的奥秘藏在捆扎的力道里——松一分则花纹模糊,紧一寸又会扯破布料。阿婆的孙女从小跟着祖母在染坊长大,如今已是工坊的年轻主力,她改良的“瑶绣扎染”文创包,让传统纹样成了年轻人追捧的时尚单品。当最后一道阳光透过木窗照在晾晒的染布上,蓝白相间的图腾仿佛在风中讲述着瑶族迁徙的古老故事。
第二课:花鼓舞中的猛虎之魂
“注意肩胛骨发力!”在油岭瑶寨的晒谷场上,花鼓舞传承人唐公手持长鼓,示范着“猛虎下山”的经典动作。他上臂肱二头肌骤然绷紧,肩胛骨如弓张满,鼓点随着脚步踏地的节奏炸响,每一次跳跃都像山猫扑食般迅猛。“这鼓点是祖先传下的狩猎密码,慢一毫就追不上猎物了。”
唐公 8 岁跟着父亲学鼓,曾因年轻人外出打工差点让技艺失传。2018 年,他在古龙峡景区非遗街市开设传习班,如今已有 30 多个“徒弟”,最小的才 6 岁。当孩子们跟着鼓点摇晃小脑袋时,唐公布满老茧的手会轻轻纠正他们的姿势:“鼓要贴着心口打,才能听见祖先的心跳。”
第三课:铜鼓震彻的八音交响
连山壮族“三月三”歌墟节的清晨,铜鼓声从三联村的歌墟广场传来。82 岁的壮族八音传承人韦伯敲响铜鼓,震耳的轰鸣从脚底直窜天灵盖,唢呐、笛子、锣钹随即加入,形成层次分明的“天籁之音”。“这铜鼓是明朝传下来的,鼓面的蛙纹能保佑风调雨顺。”韦伯的手掌在鼓面摩挲,纹路里还留着几十年敲击的包浆。
2025 年,当地成立了壮歌传承人工作室,韦伯带着 12 人的八音队走进校园。当孩子们用稚嫩的手敲响铜锣时,韦伯总会想起年轻时和父亲走村串寨表演的场景:“以前靠八音讨生活,现在要让它活在更多人心里。”
非遗体验贴士
瑶族扎染工坊:建议穿深色衣物,染后作品可现场烘干带走 花鼓舞教学:每周六上午在油岭瑶寨开课,需提前 1 天预约 壮族八音合奏:“三月三”期间可参与百人铜鼓阵,体验需注意听力防护从染缸里的蓝靛到铜鼓上的蛙纹,清远的非遗从来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。当你的指尖触到扎染的纹理,当鼓点震得胸腔共鸣,那些沉睡的文明密码,便在这一刻苏醒。
特色美食:舌尖上的清远——从田间到餐桌的鲜味之旅
经典清远鸡——一只鸡的N种吃法
在清远,一只鸡的旅程从清晨的鸡场开始,到正午的餐桌交锋,再到傍晚的创意碰撞,每一刻都藏着地道风味的密码。这场「寻鸡记」,带你解锁清远鸡的N种灵魂吃法。
清晨·七拱镇鸡场:解密「鸡中名媛」的生长日常
天刚蒙蒙亮,七拱镇的鸡场已热闹起来。数百只走地鸡在竹林间踱步,羽毛在晨光下泛着金黄光泽,细脚小爪在泥土里刨食,偶尔扑腾翅膀扬起一阵尘土——这便是清远鸡「运动健将」的日常。正是这样「每日万步」的散养模式,造就了它紧实不柴的肉质基础。
此时正是学习「清远鸡辨别口诀」的最佳时机:「三黄特征要记牢,脚细爪小是王道」。看那黄羽、黄喙、黄脚的标准「三黄」外形,再捏捏鸡爪的纤细骨感,与饲料鸡的粗壮形成鲜明对比。当地农户笑着说:「能在竹林里飞上树的,才是正宗清远鸡!」
正午·塘坪饭店:白切鸡的「血色浪漫」对决
正午的阳光晒得石板路发烫,三十年老店「七拱塘坪饭店」(清远市清新区城西大道边)里,白切鸡刚出锅就被端上餐桌。瓷盘里的鸡皮泛着琥珀色油光,筷子轻戳便能感受到皮下脂肪的弹嫩。按当地规矩,「鸡骨带血才是顶级标准」——切开鸡腿,骨髓呈半透明的粉红,肉丝间还挂着清亮的汁水,蘸一勺姜蓉酱,辛辣激发出鸡肉的鲜甜,连骨头都想嚼碎吞下。
隔壁桌的阳山鸡则是另一种风格:皮更薄,肉质偏紧实,适合重口味酱汁。老食客总结:「清远鸡吃的是本味鲜甜,阳山鸡胜在嚼劲十足,各有拥趸。」人均 66 元的消费,配上一碗鸡油捞饭,便是清远人最踏实的午餐。
傍晚·下南瓦煲鸡:榴莲与鸡肉的「黑暗料理」逆袭
当暮色染红北江,下南瓦煲鸡(清远市清城区北江四路 1 号文塔寮)的炭炉已烧得通红。砂锅揭开的瞬间,一股甜香混着鸡肉的鲜味扑面而来——这就是让榴莲控疯狂的「榴莲瓦煲鸡」。椰奶汤底咕嘟冒泡,两个新鲜榴莲果肉在锅中慢慢融化,金黄的果肉纤维缠绕着鸡块,甜糯的果香中和了鸡肉的油腻,连汤汁都成了「拌饭神器」。
老板透露,这道菜的秘诀在于「榴莲要选熟度 8 成的金枕,椰奶必须现开现倒」。除了榴莲款,田螺鸡煲、鲍鱼鸡煲也是热门选择,人均 68 元就能体验这场「甜咸党和解」的美食实验。若意犹未尽,加一份榴莲饼,外酥里软的饼皮裹着流心果肉,堪称「榴莲爱好者的双重暴击」。
清远鸡觅食地图
经典白切鸡:七拱塘坪饭店(三十年老店,鸡骨带血标准) 创意榴莲煲:下南瓦煲鸡(椰奶汤底+新鲜榴莲,人均 68 元) 深夜炭炉魂:天桥底鸡煲(清城区先锋东路,炭炉砂锅+华丰面收尾,营业至凌晨 2 点) 街坊消暑款:白玉鼎冬瓜盅·清远鸡(城市花园店,冬瓜盅煮鸡,夏日必备)从鸡场到餐桌,清远鸡用一只鸡的N种形态,演绎着这座城市的烟火气。无论是恪守传统的白切鸡,还是大胆创新的榴莲煲,每一口都是清远人对「鲜」的极致追求。下次来清远,记得带着「三黄口诀」去寻鸡,说不定还能解锁属于你的隐藏吃法。
地道小吃与早餐文化
清远的清晨,是被老街巷弄里的米香与烟火气唤醒的。从凌晨五点的洲心老街到上午九点的南门街角,一张充满市井温度的“早餐地图”,藏着这座城市最鲜活的生活密码。
凌晨五点:洲心老街的猪杂粥江湖
当第一缕晨光还未穿透薄雾,洲心老街的吴记美食已亮起暖黄的灯。老板吴伯系着沾着米浆的围裙,正站在案板前“笃笃”地切着猪杂——粉肠、猪心、猪肝在他手中被精准分块,搪瓷盆里的猪杂还带着凌晨宰杀的余温,“我们的猪杂每天凌晨三点从屠宰场直送,洗三遍、泡三遍,腥臊味?在我这不存在的。”他边说边将猪杂倒入滚开的粥底,米浆在铁锅里翻涌出绵密的浪花。
这里的招牌猪杂粥,是清远人“料比粥多”的实在写照。舀起一勺,粉肠脆嫩、猪肝滑嫩,粥底熬得浓稠挂勺,撒上胡椒粉和葱花,搭配现炸的油条蘸着吃,酥脆与绵密在舌尖碰撞。“老熟客都知道,七点前的猪杂最新鲜,来晚了鱼杂粥都可能卖光!”吴伯笑着往碗里多加了半勺猪杂,市井的慷慨全在这不经意的举动里1415。
早七点:下廓街的粉角与肠粉交响曲
七点的下廓街,蒸汽从各家店铺的蒸笼里腾腾升起,龙姨粉角铺的竹编蒸笼一揭开,米香便霸道地钻进鼻腔。“刚蒸好的粉角,趁热吃!”龙姨用竹筷夹起一只,皮薄如纸的粉皮下裹着鲜虾仁和肉末,咬开的瞬间,咸香的汁水混着米香在口中爆开。隔壁忠记石墨肠粉的石磨正“吱呀”转动,米浆现磨现蒸,蒸好的肠粉薄到透光,加蛋加肉才6元,淋上带甜味的秘制豉油,滑溜溜地吸溜进肚,搭配一勺自制辣椒酱,辣得人额头冒汗却停不下来1416。
不远处的昌盛大粥肠粉店已排起长队,老板用长竹筷挑起刚蒸好的肠粉,“巢皮要现拉才够弹!”牛肉肠粉在他手中卷成卷,浇上自助酱油,食客们捧着碗蹲在街边,哧溜声、交谈声与蒸汽交织,构成最生动的晨间序曲14。
上午九点:南门街的牛杂与艇仔粥慢时光
九点的南门街,九记牛杂摊前的队伍从巷口排到巷尾。铁锅里的牛杂在卤汁中咕嘟作响,牛肠、牛肺、萝卜吸饱了汤汁,老板麻利地剪碎装碗,“多加辣?阿妹还是老样子哦!”熟客间的默契在一句句叮嘱中流转。隔壁西湖艇仔粥的案板上,鱼肉、鸡蛋皮、花生、木耳码得整整齐齐,老板将配料依次倒入熬好的粥底,“我们的艇仔粥,配料多到像在喝粥底版‘佛跳墙’!”浓稠的粥喝下去,浑身都暖烘烘的,人均14元的价格,藏着老清远的实在1718。
清远早餐觅食Tips
吴记美食(下廓一街C12座):06:00-13:00,猪杂粥+油条是黄金搭配,早到才有最新鲜的猪杂。 龙姨粉角铺(连升街老字号聚集区):粉角配香煎麦豆糍,外脆里软的口感绝了。 九记牛杂(起凤里右一巷):上午9点后排队人最多,加萝卜和豆腐泡更入味。从凌晨的猪杂粥到上午的牛杂摊,清远的早餐不仅是果腹的食物,更是一场与市井烟火的温柔相遇。在这里,一碗粥、一碟肠粉里藏着的,是老板们几十年的坚守,也是食客们最朴素的幸福。
夜市与老字号——夜幕下的味蕾狂欢
当北江的夕阳将江面染成琥珀色,清远的夜生活便从一场舌尖上的时间旅行开始。以三小时为轴,从江景排档到烟火夜市,老字号的坚守与街头小吃的鲜活在此交织,勾勒出最地道的清远夜味图谱。
傍晚6:00 北江晚风与三十年老灶的焦糖交响
沿江西路边的北江美食是这场味觉之旅的起点。这家开了三十年的老牌排档,最动人的莫过于临江座位——凭栏而坐时,江风会先于美食抵达,带着水汽的微凉恰好中和叉烧骨的温热。这里的叉烧骨堪称“视觉与味觉双重暴击”:焦糖色的表皮泛着琥珀光泽,刀叉划开时能听见脆皮裂开的轻响,内里的肉质嫩到脱骨,甜咸酱汁渗透每一丝纤维,让人忍不住啃到嗦手指1718。搭配滑嫩的招牌豆腐,酱汁浓郁得能拌三碗米饭,人均69元便能坐拥江景与老广风味,性价比直戳心巴。
晚上8:00 南门街烟火:粉角、牛杂与蒜蓉烤蚝的三重奏
当夜幕完全笼罩,南门街夜市便成了清远最热闹的“深夜食堂”。临河的摊位串起暖黄灯光,炭火噼啪声与食物香气在空气中发酵,这里的每一步都藏着“老字号暗号”:
龙姨粉角(清城区下廓一街十三座首层9号)是必打卡的头站。米皮蒸得透亮,裹着紧实的肉末,咬开时能尝到米香与肉鲜的交融,馅料新鲜到能吃出食材本味,老食客都知道要赶在8点前到,晚了招牌鲜肉馅可能售罄3。 往前五十米的鸿之记牛杂店(南门街三十三号金凤大厦地下室)更有传奇色彩——开了三十五年的老店,不锈钢盆里堆着冒着热气的牛杂,牛肠、牛肺吸饱秘制卤汁,广东其他城市的食客甚至会驱车专程来吃,搭配一勺店家特调辣椒酱,辣度温和却香气爆炸19。 烧烤摊的烟火气最是勾人。蒜蓉烤蚝是夜市的“流量担当”,炭火将蚝肉烤得微微收缩,铺满的蒜蓉经高温激发出辛香,与蚝肉的鲜甜形成完美平衡;还有炭火烤制的羊肉串、蔬菜串,撒上清远特有的香料粉,油脂滴落炭火的滋滋声,就是深夜最治愈的背景音20。深夜10:00 砂锅粥摊:滚烫粥底里的鲜甜收尾
夜宵的尾声,需要一碗滚烫的砂锅粥来熨帖肠胃。烧一烧拆骨鲫鱼粥(清城区沿江路沿江大厦)是本地人的私藏选择——现杀的鲫鱼拆骨取肉,与绵密的米粥同熬,出锅前撒一把葱花,粥底鲜甜得能喝出鱼肉的精华,滚烫的温度裹着米香滑入喉咙,瞬间驱散夜的微凉3。若偏爱猪杂粥,街头巷尾的粥摊也不会让人失望,猪杂处理得干净无腥,与米粥熬煮后口感软糯,加一勺白胡椒,暖身又暖胃。
夜市避坑指南
粉角选龙姨:认准下廓一街的老店,馅料每日现做,米皮不过夜,下午5点后营业,建议错峰8点前购买。 牛杂认“老号” :鸿之记(35年)、英记牛杂(上廓后街48号,21年历史,药材汤料是灵魂),避免流动摊贩,汤底可能反复加热。 烧烤看炭火:选择明档炭火烤炉,避免电烤,蒜蓉蚝要选带壳现开的,肉质发黏的慎点。 人均参考:北江美食、南门街小吃人均60-80元,砂锅粥小份足够2人分,避免点多浪费。从江景排档到市井夜市,清远的夜味藏着这座城市最鲜活的烟火气。老字号的坚守让味道穿越时光,街头小吃的创新又带来新鲜惊喜——这场三小时的味蕾狂欢,既是对美食的致敬,也是与清远深夜灵魂的对话。
农家菜与山珍——大自然的馈赠
在清远的山水间,美食从来不是简单的果腹之需,而是一场从土地到餐桌的完整对话。当城市超市里的食材被层层包装、长途运输时,这里的每一口滋味都带着泥土的呼吸与阳光的温度,邀你亲手解锁“大自然的厨房”。
石磨转动间的豆香记忆
走进笔架山的竹林深处,手推石磨的体验会颠覆你对豆浆的认知。当双手扶住沉重的磨盘缓缓转动,看着饱满的黄豆在青石间逐渐化作乳白的浆液,细腻的泡沫浮起时,空气中已弥漫开原始的豆香。这种需要耐心等待的过程,恰是乡村食材的珍贵所在——没有工业流水线的高效,却有时间沉淀的本味。磨好的豆浆既能煮成热饮,更能凝结成笔架山居的招牌山水豆腐花,嫩如凝脂的豆腐块浸在姜糖水里,一勺入口,豆香与姜香在舌尖共舞,这便是《舌尖上的中国》里“一方水土养一方味”的鲜活注脚21。若想深入体验,七十三家房客民宿的腐竹DIY能让你见证豆浆到腐竹的蜕变,亲手揭下竹篾上金黄的腐竹皮,才懂为何这里的豆制品总带着“柴火香”11。
点卤成玉的古老魔法
从豆浆到豆腐的升华,藏在九龙镇的农家院落里。当老师傅将卤水缓缓注入豆浆,原本流动的乳白液体竟在瞬间凝结成块,像被施了魔法般形成滑嫩的豆腐脑,再压制成型便是能煎能酿的豆腐。这种 “点卤成玉”的工艺在清远延续千年,连州的“三黑三白”宴席中,黑豆腐正是此中代表——用黑豆磨浆制成,口感比普通豆腐更紧实,带着独特的豆香回甘22。而瑶家人则将豆腐的吃法推向极致,酿三宝(酿豆腐、酿茄子、酿苦瓜)里,豆腐被挖空填入肉馅,煎至金黄后焖煮,豆腐的鲜嫩与肉馅的咸香交融,成为逢年过节的必备佳肴23。
田埂上的鲜甜与烟火
清远的“就地取材”从不局限于厨房,田埂间的每一步都可能遇见惊喜。在连南的三百部湾梯田,你可以脱下鞋袜踏入稻田,亲手捕捉穿梭在禾苗间的禾花鱼——这种在稻花中长大的鲤鱼,肉质带着天然的稻香,千年的“稻鱼共生”智慧让稻田为鱼提供食物,鱼为稻田除草除虫,成就了“鱼肥稻香”的生态循环24。抓鱼结束后,用竹枝串起鲜鱼架在炭火上烤,鱼皮焦脆时刷上瑶家辣酱,咬开便是爆汁的蒜瓣肉,这种 “从稻田到炭火”的即时美味,是城市超市里冷冻鱼无法比拟的鲜活。
若偏爱素食,玄真·十七墅度假酒店的自家菜园会给你答案。现摘的菜心带着晨露,简单清炒便甜脆多汁;连山的鸡枞菌与山茶油搭配,炒出的时蔬带着山林的清香2526。正如当地老农所说:“我们的菜不用洗太多遍,泥巴是自己家的,水是山上来的,吃的就是这份放心。”
农家菜必尝清单
山水豆腐花(笔架山居):石磨豆浆凝结,姜糖水点睛,豆香浓郁 禾花鱼(连南稻田):稻花喂养,炭火烤制最能体现稻香回甘 酿三宝(连南瑶家):豆腐/茄子/苦瓜酿肉,传统陶锅焖煮更入味 现摘菜心(玄真十七墅):清晨采摘,清炒后保留原始鲜甜在清远,每一道农家菜都是自然与人文的和鸣。当你亲手磨过豆浆、看过豆腐成型、摘过田埂蔬菜,便会懂得: “就地取材”不仅是对食材的尊重,更是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哲学。这里没有精致的摆盘,却有土地的真诚;没有复杂的调料,却有时间的味道——这或许就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。
民俗文化:壮瑶风情——歌声与银饰里的千年传承
瑶族文化——长鼓敲响的生命赞歌
当晨雾还笼罩着连南瑶山的石板路时,我已被一阵低沉的牛角号声唤醒——这是2025年连南瑶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“盘王节·耍歌堂” 的清晨序曲。作为瑶族最隆重的祭祀庆典,这场每年农历十月十六(2025年公历12月6日)举行的盛会,正以千年未变的仪式感,向我们展开一幅活着的民族史诗画卷227。
清晨:猪头供品与古老咒语里的文化根脉
寨老们身着靛蓝瑶锦,将盛着猪头的竹篾盘摆在祭台中央,烟雾缭绕中,82岁的唐公手持铜铃吟唱《盘王歌》。“这不是表演,是告诉祖先‘我们还在’。”他布满皱纹的手抚过供品前的米酒碗,古瑶语的咒语像山涧流水般淌过石坪,“以前耍歌堂是为了祈福,现在年轻人回来学,是怕根断了。”此刻的油岭村,数百名身着刺绣盛装的“阿贵哥”“莎腰妹”肃立聆听,银饰碰撞声与咒语交织,成了最动人的文化密码827。
午后:鼓点震彻山谷的生命之舞
正午的阳光晒得石板发烫时,十二名赤膊鼓手突然列阵而出。他们手中的长鼓朱漆描金,鼓点像心跳般敲击着大地——这就是连南瑶族最具代表性的“长鼓舞”。70岁的鼓手盘叔汗流浃背,鼓穗在他肩头划出金色弧线:“鼓点要跟着呼吸走,慢了像哭,快了像疯。”我学着他的姿势将鼓挎在肩头,却总在转身时被鼓身撞得踉跄,引得围观的莎腰妹们轻笑。原来这看似粗犷的舞蹈藏着玄机:屈膝时要像山猫蓄势,跳跃时需如雄鹰展翅,每一个动作都在讲述瑶族先民迁徙的故事124。
傍晚:歌声里长出的瑶山星辰
当暮色染蓝梯田,对歌比赛在寨老的铜锣声中开场。“阿妹砍柴在山腰,木叶吹得云也飘——”22岁的阿妹用银簪指着天空起调,对面的阿贵哥立刻接腔:“阿哥愿做砍柴刀,陪你砍到日西斜!”歌词里藏着瑶山的日月星辰,从插秧的诀窍到爱情的告白,全在即兴的比兴中流转。唐公告诉我,以前没有文字时,历史就靠这样的歌声代代相传。现在“壮瑶风采 民族秘境”非遗之旅专门安排游客体验对歌,连外国友人都学着用瑶语唱“月亮像莎腰妹的脸”18。
耍歌堂深度体验指南
最佳时间:2025年12月6日(农历十月十六)盘王节当天,仪式最完整 必看亮点:清晨祭祀的《盘王歌》吟唱、午后“高台小长鼓舞”非遗表演、傍晚青年男女即兴对歌 游客互动:南岗千年瑶寨每日有简化版长鼓舞教学,可提前联系景区预约深度体验离开时,盘叔把他的鼓穗赠予我:“鼓点会记得你来过。”确实,那些震颤大地的鼓声、像泉水般流淌的歌声,早已和瑶山的云雾一起,刻进了我的记忆里。若你也想触摸一个民族的灵魂,不妨来连南赴这场“长鼓与歌声的约会”——这里的每一声鼓点,都在唱诵生命的赞歌。
壮族文化——三月三的歌墟与戏水狂欢
在清远连山的壮乡大地上,歌声与水声交织成最动人的文化密码。这里的壮族儿女用两个极致热烈的节日,向世人展现着“歌以咏志,水以传情”的生命哲学——三月三歌墟的千回百转与七月香戏水的淋漓畅快,共同构成了体验壮族文化的双生密钥。
歌墟:三省歌声里的文化共鸣
每年农历三月初三,连山小三江镇的田野便成了山歌的海洋。2025 年“三月三”壮族歌墟节以“多彩民俗汇歌墟,民族风情共赏时”为主题,吸引了粤湘桂三省的山歌爱好者齐聚一堂。广东省省级非遗项目壮族山歌代表性传承人梁联英带领壮歌队唱响《欢迎你到连山来》,银饰叮当间,歌声如清泉流淌过梯田。来自广西的歌王即兴编唱“乡村振兴新面貌,壮乡米酒格外甜”,湖南歌手立刻以“三省兄弟同举杯,民族团结花更艳”接腔,歌词中的双关隐喻与生活智慧,让擂台赛成为流动的文化课堂。这场持续两天的歌墟,最终汇聚了 2.67 万人次参与,田野音乐会的星空下,篝火与歌声将夜晚染成温暖的橘色2829。
戏水:千年传承的清凉狂欢
当盛夏的暑气蒸腾到顶点,连山的吉水河便迎来了另一场盛会——七月香戏水节。2025 年的 8 月 28 日至 30 日,千年傩舞拉开祭水仪式的序幕:四十二面狗牙旗迎风猎猎,头戴樟木傩面具的舞者踏着古老舞步祈愿平安。正午时分,戏水狂欢正式开启:壮族姑娘们银饰在阳光下闪烁,水盆扬起的弧线将河水化作珍珠雨;壮家小伙与瑶家姑娘在河中互泼清水传情,两岸窗台上的“秘密武器”突然泼出清凉,惊起满街笑声。最令人惊喜的是消防车的加入,高压水枪喷出的扇形水幕与阳光碰撞出彩虹,整条街道瞬间变成流动的欢乐河。徒手抓鱼区里,游客与村民挽起裤脚在浅滩角逐,溅起的水花里满是丰收的喜悦30。
舌尖上的壮乡:拦门酒与猪血酿
要真正走进壮家,需先过两道“味觉关”。刚到寨门,身着靛蓝土布的姑娘便会端来拦门酒,米酒的辛辣在舌尖炸开,却被随后涌上的回甘中和,正如壮家人迎客的热情——直接而醇厚。宴席上的“猪血酿”堪称非遗美食的活化石:将糯米与新鲜猪血按比例混合,加入葱花、盐巴调味,再灌入猪肠中蒸煮。切开时,暗红的猪血包裹着晶莹的糯米,口感软糯又带着独特的鲜香,这门传承百年的混合技巧,如今成了游客争相体验的互动项目26。
文化体验贴士
三月三歌墟:每年 3 月底举行,可参与山歌对唱擂台赛,推荐田野音乐会的星空聆听体验。 七月香戏水节:8 月底举办,建议携带换洗衣物,消防车泼水环节在每日午后 2 点准时上演。 美食必尝:拦门酒需浅尝辄止,猪血酿在小三江镇农贸市场可观摩制作全过程。从歌声里的乡愁到水花中的狂欢,连山壮族用最鲜活的方式延续着传统。当 2.67 万游客的脚步与千年民俗相遇,当古老歌谣与现代水上特技共舞,这里的文化传承早已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,而是流动在山水间的生活盛宴28。
节庆与市集——流动的文化盛宴
在清远,节庆从来不是旁观者的盛宴,而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文化狂欢。2025 年的“清马 + 稻田鱼文化季”联动体验,便将这种沉浸式互动演绎到极致——从清晨北江岸边的呐喊助威,到午后稻田里的泥浆大战,再到傍晚非遗市集的巧手翻飞,一天之内便能触摸到清远最鲜活的文化脉搏。
清晨 7 点,清远马拉松(清马)的鸣枪声划破北江薄雾。2025 年的赛道堪称“移动的山水画卷”,不仅串联起北江的碧波帆影,更融入“全运 + 清马 + 长隆”的联动玩法——千名高校跑友沿着滨江绿道奔跑时,岸边观众的加油声与江风交织,跑过终点后,还能无缝衔接长隆度假区的过山车与白虎互动,让运动激情延续到暮色降临1330。
午后的连南瑶排梯田,则切换成“泥潭欢乐模式”。9 月 20 日启动的稻田鱼文化季,把“鱼稻共生”的生态智慧变成了一场亲子游戏。挽起裤脚踏入没过小腿的泥浆,笨拙地追逐乱窜的稻田鱼,任凭泥水溅满脸庞——这种“狼狈又快乐”的体验,正是都市人久违的自然野趣。捉鱼结束后,还能在田埂边品尝现烹的稻花鱼汤,鲜甜的滋味里,藏着瑶族人数百年的农耕智慧2324。
当夕阳为北江镀上金边,拾月拾陆非遗产业园的灯笼渐次亮起。这个由旧厂房改造的文创空间,此刻化身“游客变摊主”的互动舞台:白天在瑶绣艺人指导下完成的扎染小手帕,此刻被挂上临时摊位,用一针一线的温度换取陌生人的笑容。不远处,沙坊村非遗展示馆还原着“洗佛节”的盛况,百人抬佛像过河祈福的影像在大屏幕上流转,与市集里此起彼伏的讨价声,共同谱写着传统与现代的和弦8。
互动锦囊:若想深度参与非遗市集,建议提前关注“清远文旅”公众号报名“摊主体验计划”。除了扎染,还能学习壮锦纹样绘制、香囊缝制,让你的“文创处女作”更具地域特色。傍晚 6 点后,市集还会开启“非遗盲盒”抽奖,奖品可能是瑶绣书签,或是壮族银饰小挂件哦!
从奔跑的脚步到指尖的温度,清远的节庆市集就像一条流动的文化长河——在这里,游客不再是文化的旁观者,而是被邀请用双脚丈量土地、用双手触摸传统的“参与者”。当你带着满身泥浆的回忆和亲手制作的扎染手帕离开时,带走的不仅是纪念品,更是一段与清远文化血脉相连的故事。
实用攻略:2025全新实用指南——从行前准备到当地融入
交通指南——2025年最新出行方式
2025年清远交通迎来全面升级,无论是追求效率的高铁城际、自由随心的自驾出行,还是串联景点的特色专线,都能让你轻松开启深度游。以下是经过实测的最新交通方案,助你避坑省心,玩转清远。
高铁vs城际: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实测
从广州出发前往清远,高铁与城际列车是最主流的选择。两者各有优势,可根据行程灵活搭配:
对比项高铁(广州南→清远)广清城际(花都→清城)最快耗时24分钟(G1743次,06:13发车)313220分钟(直达列车,日均28列)33班次密度每日多趟,早班06:13、末班22:00左右公交化运营,平均间隔17分钟(节假日加开)34舒适度座位宽敞,适合商务出行或携老幼车厢明亮,部分列车设“大站快车”,停靠少更快捷票价参考二等座约39元二等座约25元抵达区域清远站(清城区,近市区景点)清城站(市中心,换乘公交更方便)
Tips:若从广州天河、越秀出发,优先选城际(花都站换乘便捷);赶早班或跨城商务出行,高铁G1743次“早鸟票”是首选,24分钟直达不拖沓。
清花高速通车:自驾党福音,1小时直达秘境
2025年6月全新通车的清花高速(清新-花都),彻底改写广清自驾格局。双向八车道、设计时速120公里,让广州到清远的车程从1.5小时压缩至1小时35。
最优路线:广州出发→华南快速→西二环高速→清花高速→清远市区出口,直达古龙峡、黄腾峡等漂流景区,比广清高速拥堵路段节省40分钟。 避堵技巧:周末及节假日建议错峰出行(早8点前或晚5点后),避开太和镇、炭步镇互通立交;使用导航实时关注“佛江高速北延线”车流,该路段2025年同步完工,可作为备选36。 停车便利:热门景区停车费统一为10元/天(黄腾峡、连州地下河等),部分景区支持扫码预约车位,避免旺季排队537。长隆专线+磁浮列车:景点串联神器
清远长隆度假区开业后,配套交通专线成为串联周边景点的“性价比之王”,搭配萌趣磁浮列车,亲子游体验拉满:
长隆旅游专线(5元畅玩)3条线路覆盖核心景区,5元/人次即可实现“长隆+漂流/温泉”一日游: 线路一:长隆→玄真漂流→古龙峡(终点),适合漂流爱好者,每日两班(10:00/16:30)3839。 线路三:长隆→笔架山旅游区,直达瀑布群与溯溪景点,节假日加开早班车。购票方式:“粤运公交城市巴士分公司”公众号→网约定制公交,支持提前3天预约。 磁浮旅游专线(童话风体验)2025年1月开通的磁浮列车,外观内饰以丹顶鹤、大熊猫等动物为主题,车程8.1公里,仿佛穿越森林秘境40。运营时间09:30-18:30,末班车18:30需特别注意,错过只能打车(长隆至市区约30元)。交通避坑指南:这些细节别忽略
避坑提示
磁浮末班车:清远磁浮旅游专线末班车为18:30,建议游玩长隆后提前1小时返程,避免滞留40。 城际候车时间:广清城际列车停站时间仅2分钟,需提前3分钟到站台候车,清城站末班车21:3033。 景区交通管控:如遇佛冈非遗文化周(9月)、千年瑶寨黄金周等活动,部分路段禁机动车,建议提前查看“清远交通”公众号获取绕行方案4142。无论是追求效率的打工人周末游,还是带娃全家桶的慢节奏度假,2025年的清远交通都能满足你的需求。收藏这份指南,出发前再检查一遍避坑提示,就能轻松开启“漂流+非遗+生态”的全景体验啦!
住宿推荐——从温泉民宿到城市酒店
清远的住宿选择如同其山水画卷般多元,无论是亲子家庭、情侣度假,还是闺蜜打卡、文化体验,都能找到贴合需求的理想下榻地。以下按旅行主题分类推荐,每家住宿均暗藏“入住惊喜”,让旅程从抵达开始就充满温度。
亲子家庭:七十三家房客汤泉民宿——童趣与温泉的双重奏
位于清新区浸潭镇的 七十三家房客汤泉民宿,堪称亲子家庭的快乐星球。这里不仅有私享温泉泡池(含公共泳池、干湿蒸、石板温泉等),更专为孩子打造了儿童乐园,配备5枚游戏币和腐竹DIY体验活动,让娃在自然中尽情撒欢。推荐房型:云野观景汤泉大床房(1.8米大床),含2大1小健康养生早餐,平日价499元/晚即可解锁“温泉+童趣”双重体验。入住惊喜:管家会提前备好驱寒姜茶,儿童专区贴心摆放定制洗漱用品,连床品都选用亲肤材质,细节处尽显对家庭客的关怀11。
情侣度假:米墅稻田野舍温泉民宿——田园私汤里的浪漫时光
三坑镇的 米墅稻田野舍温泉民宿,将浪漫藏进田园风光里。每间私汤房(如咏竹大床房、望山双床房)都带庭院独立温泉泡池和露台观景茶室,推窗可见稻田翻滚,夜晚可泡着温泉数星星。民宿还提供农事体验活动,情侣可一起摘蔬菜、喂梅花鹿,感受“归园田居”的慢生活。入住惊喜:抵达时,管家已提前注满私汤池的温泉水,还附赠田园采摘篮,让你带着新鲜蔬果回房烹饪二人晚餐。住客评分4.7/5,“环境优雅,设施齐全”是多数情侣的共同评价43。
闺蜜打卡:古龙峡龙森谷民宿——侘寂风里的出片圣地
藏在古龙峡景区内的 龙森谷民宿,是闺蜜圈的“宝藏打卡点”。2025年新开业的它,以侘寂风设计出圈:原木色调搭配绿植点缀,每扇窗都框住青山绿水,顶楼露台和复古秋千更是天然摄影棚。推荐房型:榻榻米房或影音房,配备4.9分超棒设施(卫生5.0、环境5.0),住客评价“设计感满分,住着像住进美术馆”。入住惊喜:管家会主动提供“最佳拍摄时间指南”(清晨雾气缭绕时、傍晚日落晚霞时),还贴心准备补光神器,让闺蜜合照张张封神44。
文化体验:玄真·十七墅——山林间的汉服雅集
隐于清新山林的 玄真·十七墅,是沉浸式文化体验的绝佳选择。白墙黛瓦的建筑藏在茶园间,全景落地窗将山景引入室内,房间配置戴森吹风机、Marshall音响,洗护用品选用小众高级香氛品牌。特色体验:免费租借汉服,可在茶园体验采茶炒茶,或在负一楼书吧翻阅绝版书籍。公共区域的顶楼无边观景台,清晨能赏云海,傍晚可追日落。入住惊喜:离店时赠送民宿自制桂花蜜和手绘地图,标注周边小众玩法,让文化之旅延续到归途25。
预订小贴士:热门民宿如米墅稻田野舍、龙森谷等节假日订房率超9成,建议提前1-2周预订。若选择平日入住,不仅价格更优(如七十三家房客平日499元/晚),还能避开人流,独享清净时光1144。
季节旅行建议与行前准备
清远的四季各有韵味,无论是春日的花海马拉松,还是夏日的激情漂流,亦或是秋日的壮家戏水、冬日的温泉民俗,都值得细细体验。以下这份「清远四季体验日历」及行前指南,帮你精准规划每一段旅程。
🌿 春季(3-5月):花海与赛事的浪漫邂逅
核心体验:
3月:英德峰林晓镇的油菜花田铺成金色海洋,搭配清远马拉松的活力开跑,运动与美景两不误;连南瑶族开唱节上,能听见千年瑶歌在山谷回荡。 4月:连州桃花始盛开,粉嫩花瓣与喀斯特峰林相映成趣。 5月:峰林晓镇三百亩荷塘初绽,清风拂过荷香满溢。天气与行前清单:
气温波动大,3月可能出现“断崖式降温”(如2025年3月28日骤降6-11℃),需备轻薄防风外套+防晒衣,早晚添衣,中午注意防晒。 五一假期首尾有中到大雨,建议携带折叠伞+防水鞋,行程预留弹性,避开地质灾害风险区域。 住宿需提前1-2周预订,尤其马拉松赛事期间,市区及英德周边房源紧张。春日特别提示:连州地下河洞内常年18-22℃,进洞前可备薄外套;徒步英德峰林时,轻便运动鞋+小背包(装水和能量零食)是标配。
🌞 夏季(6-8月):漂流与清凉的巅峰对决
核心体验:
漂流旺季:黄腾峡、古龙峡漂流开放至16:30,工作日前往可避开人流高峰;黄腾峡夜漂(周末开放至21:30)更是夏夜限定,灯光下的峡谷刺激加倍。 溯溪戏水:古龙峡“玻璃大峡谷”与溪水亲密接触,记得带上水瓢水枪,开启打水仗模式。天气与行前清单:
盛夏高温日数较常年偏多(常年33.7天),需备高倍防晒霜(SPF50+)、速干衣、防水袋,手机等电子设备务必装入密封防水袋。 台风季(7-8月)需每日关注“广东天气”公众号预警,若遇暴雨或台风“丹娜丝”等影响,建议改期或转室内景点(如清远博物馆)。 防蚊必备:推荐携带含避蚊胺(DEET)的防蚊液,尤其傍晚溪边活动时,蚊虫较为活跃。漂流硬核提醒:1.2米以下儿童、65岁以上长者(需三甲医院体检报告+亲属陪同)限制参与;景区储物柜费用自理(普通30元/个,贵重物品50元/个),建议轻装上阵。
🍂 秋季(9-11月):壮乡戏水与稻田丰收
核心体验:
8月底:连山“七月香”壮家戏水节,跟着壮族同胞踩水狂欢,感受“水泼吉祥”的民俗乐趣。 9月20日:连南稻田鱼文化季启动,可挥镰割禾、脚踩打谷机,体验农耕之乐;9月19-24日佛冈非遗文化旅游周上,打铁花、火壶表演等传统技艺让人目不暇接。 10-11月:英西峰林喀斯特地貌在20-28℃的舒适气温中更显层次,徒步其间,粉黛乱子草晕染出粉色云雾,随手一拍都是大片。天气与行前清单:
昼夜温差约8℃,徒步英西峰林时建议穿透气运动装+防滑徒步鞋。分享个教训:曾因穿普通运动鞋走湿滑路段险些摔跤,后来换上带纹路的溯溪鞋才稳住脚步。 山区午后多阵雨,背包里放一把轻便折叠伞,既能防雨又能遮阳;参与稻田活动时,备一双拖鞋方便下水。秋季出行锦囊:佛冈非遗周现场人流量大,务必看管好儿童和随身物品;连南稻田鱼文化季需提前预约体验项目,避免现场排队过久。
❄️ 冬季(12-2月):温泉与民俗的温暖治愈
核心体验:
12月:连南盘王节上,瑶族同胞身着盛装跳长鼓舞、祭始祖,还能亲手体验瑶族刺绣的精妙针法。 温泉推荐:河中温泉旅游区的摩洛哥风情主题区,蓝白建筑搭配暖泉,仿佛置身北非;三坑温泉民宿集群则适合家庭出游,私汤泡池私密又温馨。 春节期间:连州非遗巡游、国际摄影年展、烟花秀轮番上演,除夕到元宵的连州地下河灯会门票享八折优惠,洞内灯光与钟乳石交相辉映,宛如幻境。天气与行前清单:
室外寒冷但温泉区湿热,建议穿宽松浴袍+防滑拖鞋,从温泉起身时及时披衣避免着凉;连州地下河洞内18-22℃,进洞可备薄外套。 温泉区储物柜收费20元/柜,贵重物品建议随身携带;参与盘王节等民俗活动时,尊重当地习俗,拍照前征得同意。📌 通用行前必备贴士
类别具体建议证件与健康携带身份证原件;65岁以上长者需提前准备三甲医院半年内体检报告及亲属陪同。装备通用防滑鞋(溶洞/徒步)、防水袋(漂流/雨天)、防晒霜(全年必备)、折叠伞(晴雨两用)。特殊提示漂流景区储物柜费用自理(30-50元);溶洞内禁止使用闪光灯拍摄、触摸钟乳石。
无论是追逐季节限定的活动,还是应对多变的天气,提前做好准备才能让旅途更尽兴。清远的每一季都有惊喜,带上这份指南,出发吧!
安全第一:汛期(4-9月)避免前往山区低洼地带,关注地质灾害预警;徒步时建议结伴而行,提前告知他人行程计划,随身携带垃圾袋践行“无痕旅行”。
尾声:再见清远——带着北江的记忆前行
当最后一缕霞光掠过北江的粼粼波光,归港的渔船正摇着橹声缓缓靠岸。橙红与靛蓝交织的晚霞将江面染成流动的绸缎,渔火初上时,远处的山峦轮廓渐次隐入暮色——这是离开清远前,北江赠予的最后一幅水墨长卷。
从黄腾峡的激浪到千年瑶寨的晨雾,从古龙峡的飞瀑到连南瑶绣的指尖温度,清远的魅力恰如这江水流淌的韵律:既有山水的雄奇灵动,又有人文的厚重绵长。在这里,漂流时的肾上腺素与瑶族长鼓舞的鼓点共振,梯田上的稻浪与古村的青石板路共同铺就“山水与人文共生”的独特脉络。
给未来旅行者的小建议:若你问我清远最难忘的瞬间,我会说——一定要在南岗千年瑶寨住一晚。当清晨的第一声鸟鸣穿透薄雾,与寨老的山歌在吊脚楼间缠绕,你会懂得:有些风景,需要用一夜的静谧去等待。
汽笛鸣响时,北江的记忆已随江风刻进心底。或许旅行的意义正在于此:那些山水的壮阔、人文的温度,终将化作行囊里的星光,照亮下一段旅程。再见清远,再见这江承载着千年故事的北水长流。
附录:实用信息汇总
政策与规划速览
民宿管理:《清远市民宿管理实施细则(试行)》2025年1月6日起实施,明确安全卫生标准,鼓励特色民宿发展,提供多样化住宿选择。 交通导视:依据《清远市旅游交通标识牌设置规划(2020-2035年)》,全市旅游导视系统持续完善,自助游便利性提升。 非遗保护:2025年8月公示第九批市级非遗传承人,涵盖瑶族扎染、花鼓舞等传统项目。2025年重点文旅活动
连山“七月香”壮家戏水活动:9月1日举办,体验壮乡传统戏水民俗。 清远马拉松:联动“全运+清马+长隆”资源,打造体育旅游融合赛事。 清远长隆度假区活动:“5·19中国旅游日”广东分会场活动,推出主题体验项目。 漂流文化旅游季:4月25日“深清联动·激流湾区”推介会发布清新“漂流+”线路及专属优惠。免费开放景点(清新区)
百步梯观景台、松林公园、清新公园、飞来湖公园、古龙峡网红河谷,2025年数据显示上述景点游客接待量占清新区总量69.4%(一日游23.83万人次)。
住宿实用提示
澜山民宿(清城区金鸡岩)股票配资平台app
入住时间:14:00后 | 退房时间:12:00前 宠物政策:不可携带宠物 停车信息:附近公共停车场免费 发布于:广东省新宝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